(1) 

death box的项目拍摄了很多次,前后大约一年半时间,我在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气候条件尝试拍摄在北京大规模建设的高密度住宅,有未建成的也有已经投入使用的,有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也有2000年以后的,总之希望从各种角度及时间点将高密度住宅这个主题穷尽。

因为本人主修建筑所以经常会阅读建筑史以及规划相关的书籍,在读的过程中对于建筑本身存在的形式有了很多思考。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才产生了现在的高密度住宅,以前的住宅不论是中国传统的还是外国的都不拘泥于水平和竖直线条的表达,根据各地的气候及风俗在屋顶以及装饰上有很多曲面以及折线的设计,但混凝土这种坚固材质的发明以及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使得高密度住宅的建造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虽然明知这种形态的建筑将是未来工作主要面临的设计对象,但还是心理很不情愿去设计一个以水平竖直为表现语言的建筑,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所以对于高密度建筑建筑的批判立场更多来自于内心的审美。也正是由于这种夹杂着主观厌恶的情绪我萌生了拍摄DEATH BOX系列的想法。

DEATH BOX这个名字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表达我内心的愿望,我希望这种方盒子形式的建筑永远死去,所以death box也可以理解为dying box即正在步向衰亡的盒子。另一层意思是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正如第一张照片,设计师辛苦的设计出一个外部装饰,原意是希望在一个高密度住宅林立的区域突出自己的特点,可结果却像十字架一样隐含死亡的含义,这时联想到北京的高房价需要父母一辈用一生的积蓄置办,而且子女需要还很久的贷款,辛苦得来的房子实际与我曾经在西安参观的古代皇帝的石棺一样冰冷,就觉得有种夹杂着不寒而栗的愤怒。装载我们这代人死亡的容器,就是death box系列第二层含义。

death box的拍摄过程全程用小白70-200完成,长焦距镜头产生的空间压缩使得住宅直接的空间关系平面化了,即在平面上包含了一个虚假的“立体”空间。而这种画面又恰是我们多年学习构成主义的审美成果,在我上学初期我们专业需要经过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的美学训练再到实际的建筑空间设计,现在我把这最后建成的建筑成果用这种方式呈现,可算是一个从成果到最初审美意识的反向推理吧。

2013-01-31
评论
热度(1)
© woaibeigongda | Powered by LOFTER